温馨提示:如果这是第一次接触《重学安卓》,可借助 这份在 GitBook 上维护的 “导读” 来快速了解《重学安卓》专栏、获取它的目录、试读内容,以及了解它的最新动态 和 发展状况。
截至目前,专栏已对 体系化文章 做了 1070 余次修订,数十位群友告诉我 受专栏的启发 他们也开启了写作之路。群里不定期会有小伙伴讨论适配问题、分享原创的开源库 和 提供内推机会,订阅后可随时进群交流。
前言
很高兴见到你!
上一期 我们介绍了 如何正确地思考、以及 视图学习的两大方向。
我相信 有的读者 在加入该专栏之前,就已经掌握了 正确的思考方式;另有些读者,经过 3 个月的见证,也多多少少领悟了 深度思考的精髓。😉
所以对于我的老读者,我是十分有信心 通过简练的专业表述 来 解释和概括 一个技术存在的缘由、它的作用范围,以及与其他技术间的关系。
然而 每一天 都可能有 新的读者加入,所以出于负责任的考虑,每一篇我都克制 自嗨式 的专业表述,力求用接地气的话语 来 输出深度思考的结果,让还没有彻底掌握 深度思考 的读者,也能享受 豁然开朗 的阅读体验。
由于近期 接二连三地遭遇 巨婴 的 乱窜,我便借着本期的文章,表明我对类似事情的 看法和态度。
文章目录一览
- 前言
- 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
- 作为 年复一年 的滑动冲突
- 为什么存在 滑动 的设计?
- 为什么 首页和详情 要如此设计?
- 所以 为什么存在 滑动冲突?
- 那么 如何解决 这些问题?
- 综上
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
我从不为 未知的事 感到焦虑,并且觉得,一件事就算我不知道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因为我知道 一件事如果我想知道,我总有办法知道。
但很多人不是。
无论这些人是在校的、是初入职场的、还是摸鱼多年的,他们尚未确立正确的世界观,乃至于他们对知识 怀有一种焦虑,习惯 以 防御性的姿态,去消极地看待知识。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,急功近利地、企图 被动地 强迫自己 吞吃所有。
这不是在学习,这里面没有 独立思考,这是在 自欺欺人、自我安慰,是在逃避、在假装努力。
👆👆👆 划重点
而像 前言 段末 提到的 巨婴,更是对 任何事情 都抱着 一蹴而就 的心态,和寄予 不切实际 的期望 ——
一付费订阅,就要走上人生巅峰;
一阅读文章,就要能扭转乾坤;
一不对胃口,就要一顿开喷 …
此外,还存在 极少数 不懂装懂、带节奏 的“高手”,对 事实 毫无敬畏之心。
以这些“高手”先入为主的、浅薄、幼稚的 观点来看,好像技术都是 高大上的、神秘莫测、不可掌握 的东西,并且好像只有 做到能让 “技术来认识我”,而不是 “我去认识技术” 的,才算 “好” 技术。

正是因为这样 自负的心态,加上 自我愚弄 和 不假思索,使得这些“高手”是所有人当中 进步最慢的。
与此同时
2019 年,“知识”网红 都在唱衰安卓,认为热度已过、流量已死。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?
—— 不过是因为这些网红 不认真做事、不认真赚钱,只顾投机取巧 罢了。

我之所以 敢于坚持 自己的慢节奏,是因为我知道,这个世界从不缺 东拼西凑、人云亦云 的地摊文。
一个现象 如果我不能从 根源的根源 想明白、不能让我的读者 无痛地阅读 和 豁然开朗,我宁可先酝酿一段时日。
更何况,我的读者 多是已经具备了 深度思考能力,而我的工作 只不过是 为目标读者大幅地节省 思考和试错的时间。
所以就算 我的文章 姗姗来迟,我也有信心认为,我的读者有能力 借着这个空档 独立思考、独立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。
除此之外,我不承担 任何其他的职责:
我不是明星、不是热点,我不负责 每日发布动态 方便人们打发无聊、排遣寂寞。
相反,只要读者 在阅读的过程中 遇到问题,我一定 知无不答。
作为 年复一年 的滑动冲突
视图的标准化 API 这一章,我们主要会介绍 视图的 坐标系统、属性参数;事件分发、滑动冲突;视图排版、视图绘制 等等,
但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,滑动冲突 是人们眼里 最 “高大上”、最 “神秘莫测” 的 痛点所在,
可能大家的 浏览器收藏夹 里,都添加了不下 10 篇关于 滑动冲突 的解读,可这么多年过去了,还是纹丝未动,
这是怎么回事呢?
因为 人们不过是听说,面试必考,安卓开发进阶 一定要会处理 滑动冲突,
除此之外,他们 并不知道、也没有去想过:
为什么会有滑动冲突、
滑动冲突 占整个视图学习的份额 到底是多少、
掌握了滑动冲突 能在多大范围内 发挥作用、
实际的问题 会不会无边无际、让所学的 变得渺小和失效?……
正是因为 对这些 必须首先想明白的状况 不清不楚,使得对 滑动冲突 的学习 迟迟未能开始。
再加上,视图的 深度思考知识,至少有一半以上 是 产品 交互设计 领域 的知识,所以,除非 事先具备了 深度思考的能力,并且 出于巧合 顿悟了 交互设计 的精髓,否则这个大门 可能永远找不到钥匙来打开。
网上那么多文章,通篇贴代码,你看不懂,或者花了很大代价 将代码流程捋顺,事后却没有留下任何印象,这不怪你,毕竟 写这些文章的人 本身也是 完全没有经过思考,并没有好到哪里去。
所以下面,就请 倒掉杯子里的水,带着思考为什么的心,和我一起 无痛地理解 滑动冲突的状况吧!
为什么存在 滑动 的设计?
因为 人们有 浏览信息 的需求;
并且,移动设备 屏幕空间较小,需要使内容可滑动,来实现更大的信息传播量。
关于第一点,很好理解吧?回想一下人们使用移动设备的动机 —— 是的,多是 漫无目的地浏览 以打发时间,或是 如饥似渴地阅读 以增长见识。
关于第二点,你或许可以反驳,因为就像书籍一样,软件是可以做成翻页的,即,点击按钮,自动翻到下一页,同样能够确保更大的信息量。
那为什么要存在 滑动 操作呢?
因为 —— 还记得上一篇末尾 我分享的 屡试不爽的 用户体验目标 吗 —— 因为滑动 更符合用户直觉,滑动 能够维持操作的连贯性、不打断用户的意图、让用户感觉爽 —— ©KunMinX。
👆👆👆 划重点
如果这么说 并没有体会的话,那还是上一篇提到的:要结合用户使用场景、揣摩用户的 意图 和 心态,如此才能明白 什么对用户来说是最爽的。(下面会详细交待,请放心地阅读下去)
此外,正因为用户 多数时间是 漫无目的地浏览 以打发时间,所以 与滑动最紧密相关的,不外乎就是以下两个场景:首页和详情。
👆👆👆 划重点
于是
为什么 首页和详情 要如此设计?
还是回到 刚才提到的 屡试不爽的 用户体验目标:维持连贯性。
首先 我们来看看 首页的设计
你知道为什么像 AppStore 这种,首页要设计成 列表嵌套 Banner 吗?
温馨提示:如果这是第一次接触《重学安卓》,可借助 这份在 GitBook 上维护的 “导读” 来快速了解《重学安卓》专栏、获取它的目录、试读内容,以及了解它的最新动态 和 发展状况。
截至目前,专栏已对 体系化文章 做了 1070 余次修订,数十位群友告诉我 受专栏的启发 他们也开启了写作之路。群里不定期会有小伙伴讨论适配问题、分享原创的开源库 和 提供内推机会,订阅后可随时进群交流。
前言
很高兴见到你!
上一期 我们介绍了 如何正确地思考、以及 视图学习的两大方向。
我相信 有的读者 在加入该专栏之前,就已经掌握了 正确的思考方式;另有些读者,经过 3 个月的见证,也多多少少领悟了 深度思考的精髓。😉
所以对于我的老读者,我是十分有信心 通过简练的专业表述 来 解释和概括 一个技术存在的缘由、它的作用范围,以及与其他技术间的关系。
然而 每一天 都可能有 新的读者加入,所以出于负责任的考虑,每一篇我都克制 自嗨式 的专业表述,力求用接地气的话语 来 输出深度思考的结果,让还没有彻底掌握 深度思考 的读者,也能享受 豁然开朗 的阅读体验。
由于近期 接二连三地遭遇 巨婴 的 乱窜,我便借着本期的文章,表明我对类似事情的 看法和态度。
文章目录一览
- 前言
- 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
- 作为 年复一年 的滑动冲突
- 为什么存在 滑动 的设计?
- 为什么 首页和详情 要如此设计?
- 所以 为什么存在 滑动冲突?
- 那么 如何解决 这些问题?
- 综上
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
我从不为 未知的事 感到焦虑,并且觉得,一件事就算我不知道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因为我知道 一件事如果我想知道,我总有办法知道。
但很多人不是。
无论这些人是在校的、是初入职场的、还是摸鱼多年的,他们尚未确立正确的世界观,乃至于他们对知识 怀有一种焦虑,习惯 以 防御性的姿态,去消极地看待知识。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,急功近利地、企图 被动地 强迫自己 吞吃所有。
这不是在学习,这里面没有 独立思考,这是在 自欺欺人、自我安慰,是在逃避、在假装努力。
👆👆👆 划重点
而像 前言 段末 提到的 巨婴,更是对 任何事情 都抱着 一蹴而就 的心态,和寄予 不切实际 的期望 ——
一付费订阅,就要走上人生巅峰;
一阅读文章,就要能扭转乾坤;
一不对胃口,就要一顿开喷 …
此外,还存在 极少数 不懂装懂、带节奏 的“高手”,对 事实 毫无敬畏之心。
以这些“高手”先入为主的、浅薄、幼稚的 观点来看,好像技术都是 高大上的、神秘莫测、不可掌握 的东西,并且好像只有 做到能让 “技术来认识我”,而不是 “我去认识技术” 的,才算 “好” 技术。

正是因为这样 自负的心态,加上 自我愚弄 和 不假思索,使得这些“高手”是所有人当中 进步最慢的。
与此同时
2019 年,“知识”网红 都在唱衰安卓,认为热度已过、流量已死。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?
—— 不过是因为这些网红 不认真做事、不认真赚钱,只顾投机取巧 罢了。

我之所以 敢于坚持 自己的慢节奏,是因为我知道,这个世界从不缺 东拼西凑、人云亦云 的地摊文。
一个现象 如果我不能从 根源的根源 想明白、不能让我的读者 无痛地阅读 和 豁然开朗,我宁可先酝酿一段时日。
更何况,我的读者 多是已经具备了 深度思考能力,而我的工作 只不过是 为目标读者大幅地节省 思考和试错的时间。
所以就算 我的文章 姗姗来迟,我也有信心认为,我的读者有能力 借着这个空档 独立思考、独立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。
除此之外,我不承担 任何其他的职责:
我不是明星、不是热点,我不负责 每日发布动态 方便人们打发无聊、排遣寂寞。
相反,只要读者 在阅读的过程中 遇到问题,我一定 知无不答。
作为 年复一年 的滑动冲突
视图的标准化 API 这一章,我们主要会介绍 视图的 坐标系统、属性参数;事件分发、滑动冲突;视图排版、视图绘制 等等,
但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,滑动冲突 是人们眼里 最 “高大上”、最 “神秘莫测” 的 痛点所在,
可能大家的 浏览器收藏夹 里,都添加了不下 10 篇关于 滑动冲突 的解读,可这么多年过去了,还是纹丝未动,
这是怎么回事呢?
因为 人们不过是听说,面试必考,安卓开发进阶 一定要会处理 滑动冲突,
除此之外,他们 并不知道、也没有去想过:
为什么会有滑动冲突、
滑动冲突 占整个视图学习的份额 到底是多少、
掌握了滑动冲突 能在多大范围内 发挥作用、
实际的问题 会不会无边无际、让所学的 变得渺小和失效?……
正是因为 对这些 必须首先想明白的状况 不清不楚,使得对 滑动冲突 的学习 迟迟未能开始。
再加上,视图的 深度思考知识,至少有一半以上 是 产品 交互设计 领域 的知识,所以,除非 事先具备了 深度思考的能力,并且 出于巧合 顿悟了 交互设计 的精髓,否则这个大门 可能永远找不到钥匙来打开。
网上那么多文章,通篇贴代码,你看不懂,或者花了很大代价 将代码流程捋顺,事后却没有留下任何印象,这不怪你,毕竟 写这些文章的人 本身也是 完全没有经过思考,并没有好到哪里去。
所以下面,就请 倒掉杯子里的水,带着思考为什么的心,和我一起 无痛地理解 滑动冲突的状况吧!
为什么存在 滑动 的设计?
因为 人们有 浏览信息 的需求;
并且,移动设备 屏幕空间较小,需要使内容可滑动,来实现更大的信息传播量。
关于第一点,很好理解吧?回想一下人们使用移动设备的动机 —— 是的,多是 漫无目的地浏览 以打发时间,或是 如饥似渴地阅读 以增长见识。
关于第二点,你或许可以反驳,因为就像书籍一样,软件是可以做成翻页的,即,点击按钮,自动翻到下一页,同样能够确保更大的信息量。
那为什么要存在 滑动 操作呢?
因为 —— 还记得上一篇末尾 我分享的 屡试不爽的 用户体验目标 吗 —— 因为滑动 更符合用户直觉,滑动 能够维持操作的连贯性、不打断用户的意图、让用户感觉爽 —— ©KunMinX。
👆👆👆 划重点
如果这么说 并没有体会的话,那还是上一篇提到的:要结合用户使用场景、揣摩用户的 意图 和 心态,如此才能明白 什么对用户来说是最爽的。(下面会详细交待,请放心地阅读下去)
此外,正因为用户 多数时间是 漫无目的地浏览 以打发时间,所以 与滑动最紧密相关的,不外乎就是以下两个场景:首页和详情。
👆👆👆 划重点
于是
为什么 首页和详情 要如此设计?
还是回到 刚才提到的 屡试不爽的 用户体验目标:维持连贯性。
首先 我们来看看 首页的设计
你知道为什么像 AppStore 这种,首页要设计成 列表嵌套 Banner 吗?
温馨提示:如果这是第一次接触《重学安卓》,可借助 这份在 GitBook 上维护的 “导读” 来快速了解《重学安卓》专栏、获取它的目录、试读内容,以及了解它的最新动态 和 发展状况。
截至目前,专栏已对 体系化文章 做了 1070 余次修订,数十位群友告诉我 受专栏的启发 他们也开启了写作之路。群里不定期会有小伙伴讨论适配问题、分享原创的开源库 和 提供内推机会,订阅后可随时进群交流。
前言
很高兴见到你!
上一期 我们介绍了 如何正确地思考、以及 视图学习的两大方向。
我相信 有的读者 在加入该专栏之前,就已经掌握了 正确的思考方式;另有些读者,经过 3 个月的见证,也多多少少领悟了 深度思考的精髓。😉
所以对于我的老读者,我是十分有信心 通过简练的专业表述 来 解释和概括 一个技术存在的缘由、它的作用范围,以及与其他技术间的关系。
然而 每一天 都可能有 新的读者加入,所以出于负责任的考虑,每一篇我都克制 自嗨式 的专业表述,力求用接地气的话语 来 输出深度思考的结果,让还没有彻底掌握 深度思考 的读者,也能享受 豁然开朗 的阅读体验。
由于近期 接二连三地遭遇 巨婴 的 乱窜,我便借着本期的文章,表明我对类似事情的 看法和态度。
文章目录一览
- 前言
- 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
- 作为 年复一年 的滑动冲突
- 为什么存在 滑动 的设计?
- 为什么 首页和详情 要如此设计?
- 所以 为什么存在 滑动冲突?
- 那么 如何解决 这些问题?
- 综上
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
我从不为 未知的事 感到焦虑,并且觉得,一件事就算我不知道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因为我知道 一件事如果我想知道,我总有办法知道。
但很多人不是。
无论这些人是在校的、是初入职场的、还是摸鱼多年的,他们尚未确立正确的世界观,乃至于他们对知识 怀有一种焦虑,习惯 以 防御性的姿态,去消极地看待知识。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,急功近利地、企图 被动地 强迫自己 吞吃所有。
这不是在学习,这里面没有 独立思考,这是在 自欺欺人、自我安慰,是在逃避、在假装努力。
👆👆👆 划重点
而像 前言 段末 提到的 巨婴,更是对 任何事情 都抱着 一蹴而就 的心态,和寄予 不切实际 的期望 ——
一付费订阅,就要走上人生巅峰;
一阅读文章,就要能扭转乾坤;
一不对胃口,就要一顿开喷 …
此外,还存在 极少数 不懂装懂、带节奏 的“高手”,对 事实 毫无敬畏之心。
以这些“高手”先入为主的、浅薄、幼稚的 观点来看,好像技术都是 高大上的、神秘莫测、不可掌握 的东西,并且好像只有 做到能让 “技术来认识我”,而不是 “我去认识技术” 的,才算 “好” 技术。

正是因为这样 自负的心态,加上 自我愚弄 和 不假思索,使得这些“高手”是所有人当中 进步最慢的。
与此同时
2019 年,“知识”网红 都在唱衰安卓,认为热度已过、流量已死。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?
—— 不过是因为这些网红 不认真做事、不认真赚钱,只顾投机取巧 罢了。

我之所以 敢于坚持 自己的慢节奏,是因为我知道,这个世界从不缺 东拼西凑、人云亦云 的地摊文。
一个现象 如果我不能从 根源的根源 想明白、不能让我的读者 无痛地阅读 和 豁然开朗,我宁可先酝酿一段时日。
更何况,我的读者 多是已经具备了 深度思考能力,而我的工作 只不过是 为目标读者大幅地节省 思考和试错的时间。
所以就算 我的文章 姗姗来迟,我也有信心认为,我的读者有能力 借着这个空档 独立思考、独立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。
除此之外,我不承担 任何其他的职责:
我不是明星、不是热点,我不负责 每日发布动态 方便人们打发无聊、排遣寂寞。
相反,只要读者 在阅读的过程中 遇到问题,我一定 知无不答。
作为 年复一年 的滑动冲突
视图的标准化 API 这一章,我们主要会介绍 视图的 坐标系统、属性参数;事件分发、滑动冲突;视图排版、视图绘制 等等,
但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,滑动冲突 是人们眼里 最 “高大上”、最 “神秘莫测” 的 痛点所在,
可能大家的 浏览器收藏夹 里,都添加了不下 10 篇关于 滑动冲突 的解读,可这么多年过去了,还是纹丝未动,
这是怎么回事呢?
因为 人们不过是听说,面试必考,安卓开发进阶 一定要会处理 滑动冲突,
除此之外,他们 并不知道、也没有去想过:
为什么会有滑动冲突、
滑动冲突 占整个视图学习的份额 到底是多少、
掌握了滑动冲突 能在多大范围内 发挥作用、
实际的问题 会不会无边无际、让所学的 变得渺小和失效?……
正是因为 对这些 必须首先想明白的状况 不清不楚,使得对 滑动冲突 的学习 迟迟未能开始。
再加上,视图的 深度思考知识,至少有一半以上 是 产品 交互设计 领域 的知识,所以,除非 事先具备了 深度思考的能力,并且 出于巧合 顿悟了 交互设计 的精髓,否则这个大门 可能永远找不到钥匙来打开。
网上那么多文章,通篇贴代码,你看不懂,或者花了很大代价 将代码流程捋顺,事后却没有留下任何印象,这不怪你,毕竟 写这些文章的人 本身也是 完全没有经过思考,并没有好到哪里去。
所以下面,就请 倒掉杯子里的水,带着思考为什么的心,和我一起 无痛地理解 滑动冲突的状况吧!
为什么存在 滑动 的设计?
因为 人们有 浏览信息 的需求;
并且,移动设备 屏幕空间较小,需要使内容可滑动,来实现更大的信息传播量。
关于第一点,很好理解吧?回想一下人们使用移动设备的动机 —— 是的,多是 漫无目的地浏览 以打发时间,或是 如饥似渴地阅读 以增长见识。
关于第二点,你或许可以反驳,因为就像书籍一样,软件是可以做成翻页的,即,点击按钮,自动翻到下一页,同样能够确保更大的信息量。
那为什么要存在 滑动 操作呢?
因为 —— 还记得上一篇末尾 我分享的 屡试不爽的 用户体验目标 吗 —— 因为滑动 更符合用户直觉,滑动 能够维持操作的连贯性、不打断用户的意图、让用户感觉爽 —— ©KunMinX。
👆👆👆 划重点
如果这么说 并没有体会的话,那还是上一篇提到的:要结合用户使用场景、揣摩用户的 意图 和 心态,如此才能明白 什么对用户来说是最爽的。(下面会详细交待,请放心地阅读下去)
此外,正因为用户 多数时间是 漫无目的地浏览 以打发时间,所以 与滑动最紧密相关的,不外乎就是以下两个场景:首页和详情。
👆👆👆 划重点
于是
为什么 首页和详情 要如此设计?
还是回到 刚才提到的 屡试不爽的 用户体验目标:维持连贯性。
首先 我们来看看 首页的设计
你知道为什么像 AppStore 这种,首页要设计成 列表嵌套 Banner 吗?